全国咨询: 954310

您当前的位置: 顶匠首页 > 行业咨询 >

最新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标准? 上下班工伤认定依据?

2021-10-18 15:34:05 来源:顶匠律所 浏览:822 咨询电话:954310

导读:员工在上下班途中开车,结果发生了交通事故,事故也是该员工全责导致。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想要去申请工伤,因为事故导致他有一定的伤害,但在上下班途中自己全责发生事故是否可认定为工伤?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法院判例:

【案例回顾】

2018年7月23日,朱某与重庆某科技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从事线务员工作。2018年8月5日,朱某驾驶二轮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经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现场勘验认定朱某本人承担此次事故全部责任。2018年12月10日,朱某家属周某向九龙坡区人社局提起工伤认定申请,2019年4月2日,重庆九龙坡区人社局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认定朱超发生交通事故时处于上班路上而非工作中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第(六)项之规定。周某不服该决定向市人社局提起行政复议,市人社局经复议审查后于2019年7月31日作出复议决定维持了《不予认定工伤决定》。周某遂对九龙坡区人社局、市人社局提起劳动行政诉讼。一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驳回周某诉讼请求,周某不服判决经上诉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

【法院观点】

法院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九龙坡区人社局具有作出认定工伤决定的法定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市人社局作为被上诉人九龙坡区人社局上一级主管部门,依法具有对其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进行复议的法定职责。本案中,根据九龙坡区人社局提交的调查笔录和《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等证据足以认定朱某系从居住地出发至单位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且负该事故的全部责任。故其受伤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的规定,且九龙坡区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的程序合法。市人社局于2019年5月15日受理复议,并依法送达《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行政复议答复通知书》等,经延期审理后于作出《复议决定》并送达,程序合法。综上,被诉认定工伤决定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对周某的上诉理由法院不予支持。

【观点辨析】

根据上述案例,可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本人非主要责任的才可以认定工伤。但是因该条款在适用时出现较多争议,为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161号建议的答复人社建字〔2020〕166号中明确提出: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这一规定实际上是延伸了工伤认定的范围,将发生工伤的情形从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延伸到了上下班途中,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伤职工的权益。该规定参考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通行做法。

对于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伤害的,作了进一步明确。

一是“非本人主要责任”,《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认定,应当以有关机关出具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决为依据。

二是“上下班途中”,职工以上下班为目的、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单位和居住地之间的合理路线,视为上下班途中。所以,只有符合上述两个条件,才能认定为工伤。

我们还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进行扩展思考:

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下列情形认定为“上下班途中”: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那么对于员工在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能否获得工伤认定进而赔偿,大家是否已经清楚了呢?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把思路再扩展一下,在上下班途中摔伤算工伤吗?答案就是不算,条文中显示: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认定为工伤。这意味着,上下班途中买菜,只有在发生交通事故且非本人主要责任的前提下,方可认定为工伤。“如果在买菜过程中与人发生口角或摔伤跌伤等,皆不能认定为工伤。”同时,上下班途中的工伤,像接孩子、顺路买菜等都可算其为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但如果是下班后朋友聚会、逛街、购物、娱乐等等,则不属于工伤认定的范畴。

最后提醒一下工伤认定的资料,如果企业员工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进行工伤认定时其申请材料中应当附具司法机关,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交通运输、铁道等部门或者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组织出具的相关法律文书。

...

首先,发生交通事故时,对于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应当以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为准,对事故认定书作出的结论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交警部门申请复核。

其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1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因此,根据上述规定,只要同时满足上述主要条件的,在上班,出差等工作时间内,出现交通事故受伤,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单位及社保机构就需要根据职工受伤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或补偿责任。此外,还可另外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即要求双重赔偿。

交通事故归根到底是人、车、路、环境四个方面的因素失去平衡所造成。据有关资料统计,交通事故中,驾驶员负有直接责任的约占70%,而行人和乘车人的责任只占20%。今天,小法就“驾驶员应该怎样预防交通事故”的问题来给您做补充解答:

(1)应将车速控制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

高速路上,汽车至少要在80-12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飞驶,在这一速度下,即使是在军用装甲车在内,如果发生任何形式的碰撞,都将使人体遭受重创。超速行驶及高速行驶极易破坏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延长制动距离,扩大汽车的制动非安全区;高速行驶,汽车转弯时易发生横向侧滑甚至翻车;车速过快,往往破坏正常的交通秩序,使驾驶员判断和躲避险情的时间缩短。所以人们常说“十次事故九次快”,是有道理的,将车速控制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可以有效的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2)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集中精力专心开车

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都会让人心生烦恼,情绪不稳,带着这样的心态开车,就极容易分心,也极容易与人开斗气车。这样出现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遇到危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也会大大降低,导致事故的风险就会越多。还有一些老司机,自恃技术娴熟,或因轻车熟路而麻痹大意;行车时听广播,吃东西,与人闲谈说笑,甚或长途驾驶而至疲劳过度,由此导致重大灾祸的发生。因此开车时应平复好自己的心态,做到情绪稳定,精力集中,认真观察,于是提前防范,就能很好的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

(3)不断学习汽车的相关知识,在实践中提高驾驶技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小故障,车辆的制动和转向装置、前后桥、车轮、灯光、喇叭、仪表等有故障;漏油、漏气、漏水,使车辆的技术性能变坏,影响行车安全。如果对此不知道,不掌握甚或麻痹大意,都有可能招致事故、灾祸的发生。因此在驾车的实践过程中,既要不断的积累丰富经验,又要不断的借鉴他人出现的教训,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行车过程中做到成竹在胸,遇事游刃有余。

(4)交通法规温故知新,不违章驾驶

只有懂法才会更好的遵法、守法。大多数的司机朋友,只是在考驾照时,才临时突击一下,过后就束之高阁。因为不懂法,就出现在行驶过程中随心而行,导致违章驾驶,不按规定超车、让超车;争道抢行,夜间会车不关闭远光灯;转弯不减速、不鸣号,不做制动准备;不按规定地点停放车辆;不按规定装载;非驾驶人员开车或酒后开车等等各种违法行为。一旦出现事故,交警就划分承担全责或主要责任。闲暇之余,要经常不断地翻看交通法规,只有法规在心,才不会违章驾驶,也不会出现因违章扣分罚款而不知的情况,也能更好地规避行驶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总之,道路上的状况千变万化,各种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是对生命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不只是上下班途中,平时也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必要的纠纷和伤害。

文章来源:

北京亿律平台律师

广东全永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崇

河南扬善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剑亭

图片来源于网络

...
Tag: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zhoutaodao@dgg.net。

预约法律服务
立即获取报价

大咖律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