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 954310

您当前的位置: 顶匠首页 > 行业咨询 >

职工社保能不能补缴? 职工社保可以补交吗怎么补交?

2021-10-18 20:57:54 来源:顶匠律所 浏览:482 咨询电话:954310

最近有朋友向我吐槽:

公司今年以来业绩就不好,资金周转不开,工资迟发是家常便饭。最近客户的欠款迟迟不到位,为了优先保障工资,社保都断缴了。

一开始大家还不觉得什么,但很快发现:社保一断,医保不能用,买房、入户、摇号、小孩上学都受影响。

眼下公司还是没钱补缴社保,她问我:个人能先补缴,江湖救急下吗?

呃,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统一回复下:

虽然社保补缴,补上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问题。

但大多数情况下,补缴社保,必须由单位提申请,个人不能直接补缴。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规避两方面的麻烦:

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后30天内就需要为其办理社保,只要员工正常在职,就需要按时足额缴纳。

其中,社保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平时个人需要缴纳部分也是由单位代缴代扣。

当社保因为企业原因欠缴,补缴的第一主体自然是用人单位。而且根据《社会保险法》第86条:

这也意味着:因用人单位的缘故造成社保欠缴,多出的欠费和滞纳金,应该由用人单位补足,不能要求职工承担。

如果个人绕开单位进行补缴,不仅模糊了单位缴纳社保的义务,费用方面也会多出不少。

此外,社保局核对职工社保参保信息、台账、扣缴方式等,也主要针对用人单位,不针对个人。这么算下来,个人即便想补缴也难。

当个人发现社保因企业原因欠缴,想着先把钱补上,事后再找公司“报销”,那这种方法是否可行呢?

老实说也很难行得通。

因为只有单位办理了停保,个人才能以灵活就业者的形式参保和补缴。

但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是依据劳动关系的解除办理社保的减员和停保的,而且停保前,还需先补齐此前的欠款和滞纳金。

如果个人还在职,却以灵活就业者的身份补缴社保,显然不符合还存在正式劳动关系的事实。

而且以灵活就业者身份补缴社保,只能参保部分险种,多出的社保费用+滞纳金,还需要自己承担,事后能否顺利找公司“报销”也是未知数。多重顾虑下,显然没有人愿意这么做。

第一种就是前面提到的:单位已办理好停保,个人以灵活就业者身份,是可以办理社保补缴的。

另外,因为用人单位原因,造成参保人应缴但未缴社保费用,目前也存在允许补缴的案例。

比如山西大同部分地区,对市属破产企业,个人是可以补缴职工社保中,个人应缴的那部分社保费用的。

但这种补缴有一定前提:

1)

(非自愿情况下被停止社保的个人)。如符合这种情况,带上资料到社保部门申请补缴即可。

2)

,如养老、医疗保险等。

而像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一般只能单位进行补缴,个人无法补缴。

看情况。部分险种,如养老保险,补缴后是可以累计年限的。

但医疗保险,断缴次月1日起就无法使用。即便重新续交,也要次月才能生效。

如果社保中断超3个月,医保还不能计算连续年限,或者需要经过一定等待期,才能重新恢复使用。

还有就是工伤保险。如果用人单位本该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但职工在未缴纳工伤保险期间发生工伤,职工工伤所产生的费用将由单位自行承担。

如果用人单位为职工参保了工伤保险,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和滞纳金后,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才会依照相关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

当然,最最重要的,遇上社保因为企业原因欠缴,最需要考虑的是怎么催促单位尽早补上了。

你觉得呢?以上,希望有用~

备注:本文原创,首发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网(chinahrm2002),有参考人社局、《社会保险法》、网易新闻等,仅作分享。

...

众所周知,连续缴纳社保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买房、买车、子女上学、养老金领取等都跟社保缴纳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因为某些情况造成社保中断缴费,期间几个月没有缴费,很多人都会关心:社保可以补缴吗?有没有时间限制?我们来看看吧。

断交的社保是可以进行补交,但是并不是所有时期断交的社保都可以补交,只能补交最近三个月的社保,若是在单位离职6个月,那么补缴社保的时候只能选择最近3个月,社保补交分为个人补交和单位补交。

单位补交社保:

重新上班之后,要补交社保需要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让单位来为自己补交社保,缴纳费用由自己来承担,一般情况来说,大公司不会为新员工补交社保,若是小公司,和公司领导以及HR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可以协商补交五险和一金。

个人补缴社保:

从单位离职后,自己可以到社保局缴纳社保,个人社保主要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生育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个人是无法缴纳的,必须有单位才可以。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五险中非常重要的两种保险,个人社保补交可以选择最近三个月的,到当地社保局柜台办理,填写社保补交单,将其交给工作人员,会给你补交单回执,拿着补交明细单到税务局交钱即可。

...
Tag: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zhoutaodao@dgg.net。

预约法律服务
立即获取报价

大咖律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