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离婚率很高,有的刚刚结婚了,没几个月就离婚了,有的稍长一段时间。但也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婚了。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登记离婚达310.4万对,比去年同期多出20.5万对。于是乎,2019年便成为我国离婚率再创新高的年份。同时,有七成离婚是由女性提出。
那么,中国的年轻人为什么这么容易离婚呢?第一,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多数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多少都有一点自私自利的性格,动手能力也不强。这在平时谈恋爱时,情况不是很明显,但是到了两个人结婚,一起过日子时,这种情况就尤为突出。一个年轻女孩刚结婚没多少就要离婚,因为她老公让她负责洗碗的家务工作,她一连洗了四天就觉得这样的婚后生活过不下去,就要选择离婚。
第二,现在的年轻人把结婚和离婚没太当回事情,有些人相亲没几天就去领证了,有些人在网上认识不久也去领证了,结婚结得太冲动,对另一方不是很熟悉就要结婚了,结果是结婚迅速,离婚也快速。而我们过去的长辈们,虽然结婚也有感到不幸福的,但他们总是出于孩子和家庭原因,都忍了下来,一忍就忍了几十年,所以,我们的上一代人却很少听説有离婚的事,但是年轻人一代却把离婚当作儿戏。
第三,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这为很多女性提供表现自己的舞台,使这些女性在经济方面更加独立。她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老公的能力差、长相一般,没有钱途等,事业比较成功的女性更希望找到与自己同样优秀的男性作为伴侣。正是因为现代女性在经济方面越来越独立,在事业方面越来越成熟,导致她们对婚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当身边的男性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时,她们往往会选择离婚。
第四,很多年轻人的婚姻是被父母拆散的。父母的因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上次我坐地铁,听到一个老先生在骂自己女婿,这位老先生可能在机关事业单位是个领导,他骂他的女婿在国企里面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员,没什么出息,工资也不高,根本配不上他在医院里当护士的女儿,要让他们小夫妻离婚。很显然,本来这对小夫妻自由恋爱,还是有点感情基础,不致于马上离婚。但是被岳父这折腾,估计离婚也不远了。
第五,在农村里,夫妻双方都外出打工,或者一方外出打工,日子久了,感情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就很容易发生婚外情,这种情况很普遍。农村女孩小倩与她的丈夫一起在镇上开了超市,后来也生了三个娃,事业走得也不错,又开了一家超市分店,但是她丈夫与自己手下一名女员工日久生情,结果小倩就主动提出和丈夫离婚,自己就回家乡开饭店了。现在农村年轻人产生婚外情的现象比较普遍。所以,也助推了我国的离婚率的上涨。
面对国内年轻人离婚率的持续上涨,有专家建议,在年轻人选择离婚时,应该给他们二年的冷静期,过了冷静期后才能可以离婚,这样我国的离婚率就有可能会降下来。而我们认为,现在年轻人的婚姻基础不扎实,感情基础不牢靠,即使给出离婚冷静期也是宜短不宜长,因为离婚冷静期对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是可以冷静思考。但对没什么感情的年轻人硬凑在一起的,应该让他们尽早离婚为妙,人为把离婚周期拉长反而不好。
...仲念念|#婚姻观点#
诺贝尔奖得主爱丽丝·门罗,有一本名为《幸福过了头》的书。
起初看到这个名字,觉得很怪异,直到看完了书中的故事,方才觉得这几字颇有深意。
婚姻中的幸福,若是恰到好处,那便是幸福;若是过了头,那便是不幸。
在大多数的眼里,婚姻中彼此爱对方的程度,往往就是幸福的程度。其实不然,任何事情都是过而不及,感情和婚姻亦然。
在《婚姻心理学》这本书里,作者卡伦·霍妮就提到了这样的一个观点:越狂热的爱,越危险。
在作者看来,爱得越深,彼此之间会越关心,而这种过度关心可能会发展为控制,从而束缚对方的自由。
婚姻中的爱越强烈,对婚姻的依赖性就会越强,当对方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自己心情的时候,那矛盾肯定是无法避免的。
为什么有的人在婚姻中总是怨天尤人?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把问题归罪于对方。爱情容易美化婚姻,但也容易让人产生失望。但幸福这件事,往往不是来自于婚姻中的人,而是生活中的自己。
对于一场圆满的婚姻来说,彼此相爱是不可或缺的,但这种爱要是过了头,很可能就会衍生出控制、依赖、抱怨。
从这个角度来说,越是深爱的夫妻,往往越是容易出现问题。
因为真正的爱,从来都不是一种执着,而是顺其自然,平平淡淡,在平淡似水的流年里,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心安。
一:控制,是亲密关系中的负担
随便翻开某个社交软件,大概率上都会发现这样的一种言论:“我结婚是为了幸福,可我婚后才发现单身时才最幸福。”
什么时候起,结婚这件事,变成了不幸的根源?
其实,发生问题的不是婚姻本身,而是婚姻中的人。
单身的时候,女人想怎么打扮自己都可以,可是婚后,男人却对她的着装指指点点。
结婚之前,想去哪里都就可以去,可走进婚后,去哪里都需要报备。
女人需要的是安全感,可过度的干涉更像是一种束缚感。
她本来可以无拘无束做自己,可婚姻给她套上了枷锁,赋予她各种作为妻子的准则和要求。
如果婚姻让人失去了自我,那这样的婚姻,再幸福也是一种假象。
这让我想起了刘若英的婚姻。
她曾写下这样一句话:“我敢在你的怀里孤独。”
所谓孤独,就是她在婚姻中做自己的能力。
她和自己的丈夫会在某天,走进电影院,看各自的电影,回到家后,去各自的书房里做事情,互不干涉,也从不打扰。
这样的婚姻模式,虽然看起来不走寻常路,但却让人莫名感到安心。
婚姻中的安全感,不是给予对方一个罩子,让她变成一个符合自己心意的妻子。也不是给他套上枷锁,让他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丈夫。
而是让对方可以做自己,活得比单身时更畅快。
婚姻,意味着责任,而这种责任,应该是主动去承担的。也就是说,迎合对方的要求,不是作为妻子或者丈夫的义务,向对方提各种要求,也不是婚姻中的权利。
真正的爱,应该是恰当好处的关心和提醒。
婚姻,应该是给予婚姻中的人温暖和安心,而不是折断他的翅膀,让他丧失做自己的自由。
二:依赖,是对婚姻的不负责任
身边总会有这样一种人,丈夫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她的心弦,每天活得战战兢兢,生怕丈夫负了自己。
明明是把对方看得太重,还美其名曰,这是爱情的象征。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
她的所有目光都在丈夫陈俊生身上,只要发现一些端倪,就立马向闺蜜唐晶求助,让她侦查丈夫的举动。
“草木皆兵”、“杯弓蛇影”,大概就是罗子君在婚姻中的状态。
她没有工作,所以在物质上对丈夫的依赖很强,她安全感极弱,所以在感情上也总是患得患失。
这样的罗子君,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她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来源于自己的丈夫。
长此以往,这种对婚姻的依赖,就会成为她的软肋。
所以,在陈俊生提出离婚之后,她瞬时六神无主,慌张失措,甚至痛哭流涕,请求对方的回头。
这种爱太卑微,不仅会让对方有恃无恐,还会让自己失去精神和情感上的独立。
剧中的罗子君,是一个全职太太,对婚姻的过分依赖,会成为她致命的弱点。
而在现实中,有些经济独立的女人也会对婚姻产生过度的依赖,如果她们没有罗子君那么软弱的话,可能会时刻挑起婚姻中的矛盾。
甚至,丈夫喝醉一次酒,她也会发脾气,生闷气。
这样的一种依赖性极强的爱,不仅让对方无奈,也会让自己活得很累。
三:抱怨,只会把幸福推远
爱一个人,就好像为他加了一个滤镜,但婚姻生活的长期相处,会很快让对方现形。
于是,便有了失望,产生了抱怨。
为什么走进婚姻,有的人可以如胶似漆,有的人却越来越嫌弃彼此?因为前者喜欢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后者,擅长从对方身上找问题。
婚姻明明是两个人的事情,可遇到问题,我们却很容易把它归罪于一个人。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对婚姻失望的原因,因为他们把生活等同于了爱情,一旦稍有不顺心,就可以觉得对方不再爱自己。
那些喜欢在婚姻中说这些譬如“你到底爱不爱我”、“你这样做就是不爱我”的人,应该是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的。
对于这样的一种人来说,哪怕婚姻算得上圆满,他们照样会觉得不如意。毕竟,一旦对婚姻中的人抱有了过高的期待,难免会产生失望的感觉。
当一个人开始抱怨婚姻的时候,或许不是因为夫妻之间有了裂痕,而是她自始至终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
就像在《婚姻心理学》中,作者卡伦·霍妮提到的一句话:“即便是在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怨天尤人,把箭瞄准他人。”
诚然,婚姻的幸福不是对方给予的,而是两个人共同营造的。当遇到问题,我们学着去先反思自己,而不是先抱怨对方的时候,亲密关系就很难恶化下去。
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可以避免没有必要的矛盾,少抱怨婚姻里的人,才不会让彼此相互厌倦。
《婚姻心理学》的作者从“相爱”这个角度出发,简述了狂热、过度的爱会产生的几个问题。
角度虽刁钻,但也确实给婚姻中的人提了几个醒:
过度的关系是束缚,过分的依赖是不幸,经常性的抱怨是大忌。
相爱不易,但婚姻中的爱,还是要适度、合理,轰轰烈烈的感情是剧中才有的情节,现实中的爱情,应该是平平淡淡,细水流长。
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进而走进一中极端,那么越是深爱,就越是容易走向离婚。因为这时候的深爱,恰恰是让夫妻关系变得极其紧张和易碎的根源。
END
今日话题:
你们觉得过于依赖另一方,婚姻能圆满吗?
来留言聊聊你的观点吧。
...现在人们离婚也越来越普遍,以前离婚时隐蔽,生怕别人知道。现在很多人离婚大张旗鼓,有些竟然大摆宴席,气氛搞得比结婚还隆重。现在离婚的越来越多,人们也把离婚不当作很见不得人的事情。
人们离婚有很多种原因,每个原因听起来似乎都是有说得通的道理,但是有这么一种常见的原因,两地分居现在越来越成为离婚的重要原因。以前经济不发达,人们很少到北上广这些发达城市去打工,都是在自己出生的地方生活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夫妻之间朝夕相处,很少有两地分居,生活中也会出现摩擦,但是很少出现大面积离婚。现在两地分居的夫妻多了,我们身边离婚的夫妻也逐渐多起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看看这三个原因就明白了。
夫妻在一起,会时常进行交流,生活中出现不愉快的事情,两个人会通过彼此的交流化解。在两人交流的过程中,两个人感情会进一步巩固。然而两地分居的夫妻就没有这个机会,两地分居以后,两人之间的交流会大幅度减少。
开始的时候,两人会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进行沟通,化解心中的思念。时间长了以后,两人由频繁的联系变成象征性的沟通,如果两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很难远距离通过沟通解决。渐渐会对另外一半比较失望,感情也会随着沟通的减少变淡。
很多两地分居的夫妻,本身条件都不会太好,之所以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为了改善现在的生活。很多两地分居的夫妻离婚是女人提出的,如果自己观察,就会发现这种现象很多。男人也有主动提出离婚,但是这种现象很少。
为什么是女人提出离婚的多呢?主要是因为女人来到繁华的城市后,会感到现在的生活和原来的生活差距很大,无论如何自己也不愿意回到原来的那种生活。想要改变生活质量需要雄厚的经济作为基础,但是自己的微薄收入无法满足,于是对丈夫产生不满。把自己的现状归结于丈夫,对丈夫越来越不满意,很多选择了离婚。
夫妻两地分居以后,情感慢慢得不到归宿,心中渐渐产生空虚寂寞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仅仅是女人,在男人身上也很普遍。一个人独自在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没有亲人,面对生活的压力,很想找一个同病相怜的人来安慰。
于是,在最孤单无助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感情一旦陷进去就不能自拔。慢慢夫妻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淡,两人最后到无话可说的地步,选择离婚成为最后的选择。
...每一次离婚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因为偷情出轨、有的因为三观不合,有的因为婆媳矛盾,有的因为家庭暴力,
但是当初结婚的时候,两个人却是信誓旦旦,哪段婚姻不曾激情四射,为什么那么多的婚姻就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难道出轨真的只怪一个人的道德沦丧,家暴就是一个人变态疯狂,婚姻本事两个人,其实一方的狂妄,也凸显出另一方的放纵。
记得一个女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老公有人喜欢,那说明他很出色,也证明我的眼光没有错。我老公一旦喜欢别人,那说明我没有了魅力,也证明我需要改变了”。
我觉得只有超级自信的女人才能说出这句话,而我们在婚姻中往往犯这样的一个错误,就是婚姻的两个人往往认为那张结婚证就是把对方占为己有的证明,但是从事实来看,即使结婚了对方也并不属于你,她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为能力,而结婚证上的关系,需要你的付出来维护。不然它就将成为一张废纸。
“
”的这句话用于婚姻的意思就是,婚姻不和谐,经常吵架生气,和对方感情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恋爱时候特别的美好,是因为两个人的矜持,两个人都能像孔雀开屏展现自己的靓丽,同事又隐藏好了自己的“尾巴
,而结婚之后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不再有任何的忌讳而肆无忌惮。
结婚前,要见面可能试好几件衣服,忙着化几个小时的妆,即便是不愿意的事情,也要迁就着对方,不对公婆恭恭敬敬,不然父母怎么会出钱买房,怎么会与她走入婚姻的殿堂。可是很多人就是在结婚发生了改变。
可能是因为没有了神秘感,也可能是因为有了结婚证不需要伪装,所以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暴露给了对方。举个例子,谈恋爱的时候,有人会对着镜子吹哈气,有人会先吃几粒口香糖。而这些细节往往在婚后完全的不顾,而后果是,让对方开始厌倦甚至是躲避,因为他在你的身上已经看不出任何的闪光。
说什么感情不和,谈什么生活惆怅,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厌倦了对方,不愿意去理解,不愿意去沟通,甚至特别想逃离远方。
在恋爱的时候,几乎都在揣摩对方,掌握对方的喜好厌恶,从而有了相处的原则,但是好多人在结婚之后,却忘了给婚姻设置一条底线。
任何行为都是需要约束的,尤其在脆弱的婚姻关系中,超过了对方能够接受的范围,那么婚姻就意味着崩溃。夫妻之间往往却忽视了这条底线,疯狂起来之后,必然走向灭亡。
当初的那个吵吵闹闹的那个人再也不来打扰你了,你是否曾经失落,是否还有些愧疚?多年以后,回想往事,是否也感受了她曾经经历过的所有心痛。
是该到反思的时候了,我们都应该静下来好好的想一想,很多婚姻中的人迷茫,而离婚之后的人又彷徨,其实我们可以不这样。
如今就有很多离婚的人悔不当初,不一定是怀念那个人,但是却永远忘不了那件事,因为总想弄清楚,当初为什么义无反顾的离去,而如今却无法释怀,
有两个同学在读初中的时候就谈恋爱,一直谈了十几年,后来结婚了五年就离婚了,然后三年又复婚了。在别人看来,她们是在折腾,而我好像看明白了,她们是在用很大的代价理解婚姻和爱情,她们成功了,却损失惨重。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zhoutaodao@dg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