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和一个刚离婚的好友打车,去另一个地方吃饭。
在车上,我们聊到她刚刚离婚的事情。
问:
她刚刚经历一场还算和平的分手。
男方赌博,欠了一身债,要她卖房子去抵债,她不同意,男方认为,“患难见真情,我这么困难,你不帮我,还算什么老婆”,于是提出离婚。
闺蜜自然求之不得。
于是,果断去了民政局,拿了离婚证。
说到这里,司机转过头来,说:“我也刚离婚。”
他大概30出头,年纪不长,看样子,也是很有一番想法要说。
于是,一场闺蜜交心之旅,变成了三个人的离婚交流大会。
司机说:
闺蜜附和:
至此,我才明白,离婚率高,绝非虚拟,也绝非口号,它已经成了你我身边硬梆梆、明晃晃的事实。
民政局官网公布的离婚大数据分析显示,
离婚率最高的是北、上、深、广。
而在这四个城市中,以最繁华的北京离婚率最高,达39%。
39%是什么概念?
这个数据是惊人的。
不仅如此,数据还没有缓和迹象。
于是,坊间有了一句笑语:
保守些的人甚至会以为,庙堂之上,江湖之远,都应该合力制止这种现象。
比如,民间应大力呼吁“保护婚姻,人人有责”,而国家应该出台政策,“
”,以控制这种现象。
我曾问过一个50多岁的男人:
他果断说:
我继续说:“那么,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很痛苦,怎么办?”
他说:“那就自己出去找一个情人。婚是不能离的。”
也就是说,
年轻人可能觉得这很荒诞。
但是,这种看法,却是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社会保守力量的价值倾向。
即,
在他们看来,婚外情也就玩玩而已,无非出点荷尔蒙、钱和时间,无伤大雅也无需较真。
但如果离婚,经济、伦理、责任、前途、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可能因此受影响,未免得不偿失。
这也是一些男性以“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作为男性成功标志的原因之一。
然而,以上的价值主张,都忽略了一种人的利益和感情:婚姻中的女性。
婚姻不再生产快乐,而是制造了大量的厌倦、摩擦和痛苦。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离婚,
这是更先进的文明么?
显然不是。
基于以上原因,李银河一直认为,
她说:
与此同时,社会形态已从乡土社会,过渡到都市社会。
阿肯色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凯塞林,曾做过调查实验。
他的团队调查了
名妇女的财政状况和婚姻状况。
结果发现,妻子的收入
,离婚的机会就
。
这也就意味着,
“
”凯塞林说。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权力提升,意味着妇女承担大部分家务重担的可能性降低。
而男性的意识没有跟进,停留在“女人当然得以家庭为重”的认知层面。
于是,矛盾发生,争执的机会增加。
。
她们有钱打理好离婚后的生活,也有钱聘请好律师打官司。
她们的声音是:
一个人口专家说,
所以,在未来几年,我们还将看到接二连三的朋友,走到我们面前,说:“嗨,我也离婚了,你什么时候?”
但你我无须恐慌。
离婚率高也好,结婚率低也罢。大家都不必为此困扰。
比如杨绛钱钟书。
比如傅雷朱梅馥。
比如那谁,那谁,和那谁谁谁……
这对于亲密关系选择来说,是一桩大好事。
每个人,都可以在最大的包容与最小的压力中,找到最佳选项——想牵手的牵手,想分手的分手,想不婚的可以不婚,同性恋的可以同性恋……人人各得其所,人人安身立命。
多好。
观念正在松绑,自由正在到来。
这才是真正的文明。
李银河说得好,婚姻制度还会继续存在,但是,再也不会人人结婚,人人生子,
。
这个时代里,无论你是谁,你想和谁在一起,你都可以最大程度地从心所欲,成为你自己。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zhoutaodao@dg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