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正式获批为广州市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服务机构,
据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常参加广州市工伤保险的工伤患者经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或职业病后,凭本人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工伤认定决定书》到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就医并完成有关就医登记后,住院治疗以及门诊治疗产生的费用均可联网即时结算,省去报销流程,就医更加便捷。
根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要求,广州市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服务机构需具备能为工伤职工提供良好医疗服务的条件,并在工伤救治、康复和职业病防治方面有专业技术优势,以及建立具备工伤职工就医管理、医疗费用结算、待遇查询等功能的信息系统。
据悉,这并非该院首次负责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20年以来,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先后成为120网络医院、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参保人异地就医指定定点医院以及广东省交通事故救援点,综合实力和整体服务质量获得相关部门和社会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其区域影响力得到逐步提升。
接诊一年多以来,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开展三级以上手术近千台,并先后开展了20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当地的医学空白。
据悉,该医院总投资约60亿元,占地面积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设置40余个临床科室、84间门诊诊室、规划病床1800张,重点打造
等六大特色医学中心,致力于成为社会办医标杆医院。
目前,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医疗核心团队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00余人,医院硕博人才123人,学科带头人30余人,70%人员具备三级以上医院工作经验,均来自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各大附属医院及南部战区总医院等多家知名综合性三甲医院。医院临床业务人员整体素质已达到广州市教学医院水平,团队的专业技术能力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未来,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将继续建设一家康复、一家老年病医院以及5000张床位的医养社区,打造前海人寿医养健康城,将保险与医疗、养老服务紧密结合,全面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
...公号热搜内容阅读至文末查看
广州市39家三甲医院大盘点(上篇)
本文是广州市三甲医院盘点的下篇。
以下医院排名不分先后,如有补充请留言~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广医二院)于1982年12月正式挂牌,经过30余年的艰苦创业,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人才队伍齐备、学科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科教成果丰硕、诊疗设备先进、医疗服务完善,集医疗、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成为广州市重要的医疗诊治、医学教育、医学研究机构,广东省、广州市干部保健基地。
医院由院本部、番禺院区和西院区组成。医院三个院区总占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9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5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附设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以及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396号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应急医院,互联网医院)创建于1904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应急救援为一体的广州市属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为暨南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的教学医院,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医院位于市中心珠江南岸,交通便利。目前开放床位1000多张,设有53个专业学科;除院本部外,还设有昌岗分院(昌岗康复中心)。年门诊量约15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约4万人次。投资约5亿元的医院综合大楼和医技楼2021年建成后可开放床位将达1500张。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466号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应急医院)始建于1947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广州市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院,是WHO国际应急医疗队、全国吴阶平基金微创外科培训中心、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目前,医院设置了72个科室、64个专业,已开放2300张床位(近期将增至4000张床位)。2020年,医院成建制接收民航广州医院,并作为民航院区管理。民航院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0亩,根据全省卫生规划,将建设成为22万平方米、1500张床位的世界一流的大湾区创伤中心与高水平应急医疗救治中心。作为引领医改的新概念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正朝着“一体两院区、两分院”的发展方向,大步迈进。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253号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工业大道中253号,占地面积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始建于1947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国家“十二五”首批综合实力品牌医院,是国家卫计委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是公立医院改革对口联系医院,是国家“爱婴医院”,是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家改革创新医院、全国首批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军“白求恩杯”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广东省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标兵示范单位,也是广东省首批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工伤保险指定医疗机构,广州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最高信用等级评定“AAA”级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路13号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是一所“以西医为基础,中医为特色,中西医结合为优势,肿瘤学科为龙头,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型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于2006年开业,已开设52个专业科室,是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广东省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政府规划建设床位为2050张(其中肿瘤床位600张)。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员村二横路26号、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17号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简称“中山六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保健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拥有3个院区(员村院本部金融城院区、瘦狗岭北院区和柯木塱智慧城院区),有华颖社区、员村街等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编制病床1202张,实际开放病床1323张。医院是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最高级别的“AAA级医院”之一,是广州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广东省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医院、国家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医院、公费医疗定点医院(广东省、广州市、各区)。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13号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又名广州华侨医院、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中国第一华侨学府、全国双一流大学暨南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医院隶属国家统战部,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广东省第一批互联网医院。
医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CBD中心地带,共有2个院区(院本部、东圃院区)、4个门诊部(院本部门诊、东圃院区门诊、暨大校门诊部、暨大南校区门诊部),开放病床1,922张,年门、急诊量191.7万人次,年住院手术量约4万人次,出院人数近7万人次。服务病人范围立足广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国内其他地区及海外。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路600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是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新区管委会以及中山大学三方合作共建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医院目前拥有天河院区、萝岗院区(岭南医院)、粤东院区、肇庆院区(筹建中)四个院区。天河院区与萝岗院区位于广州。天河院区开放床位约2000张,日均门急诊量超过14000人次;萝岗院区规划床位数1500张,目前一期开放床位661余张,日均门急诊量约4000人次;位于梅州的粤东院区规划床位数1500张,现开放床位800余张;位于肇庆的肇庆院区预计于2021年投入运营,规划床位数1800张。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183号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广东省骨科医院)地处广州市天河区,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南方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医院。
医院现有临床、医技科室共66个,教研室7个,展开床位1000张。拥有博士、硕士授权学科19个。骨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设有8个亚专科。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9号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市妇儿医疗中心”)由原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所整合而成,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妇女儿童专科医院。
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在广州市城市中心区域设有四个院区,核定床位数1,400张,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的将优质儿科医疗资源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2017年9月,广州市政府分别在南沙区和增城区批准用地54,536m2、219,970m2,用于支持市妇儿医疗中心新院区建设,总投资规模35亿,新增床位1,700张,预计2021年竣工投入使用。2020年12月,与花都区政府签署花都院区合作建设协议,项目建筑面积约16.4万平方米,设置床位800张,预计2023年建成。
广东省广州市机场路14号、16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2015年获批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年门急诊量2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7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系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创建于1941年,2004年8月随大学由军队移交广东省。医院现下辖院本部、增城分院、知识城院区、白云分院、江高院区、太和分院等。院本部坐落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东麓麒麟岗上,现占地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展开床位3601张,医疗设备总值近14亿元。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桥东路65号、93号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始创于1958年,地处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区位,集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是一所服务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综合性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年门急诊量933,892人次,出院20,282人次,编制床位数828张,开放病床716张。
据悉,番禺区人民医院旧址于2009年底划归番禺区中医院,医院占地面积增加了六倍,扩大到30555.3平方米。医院改扩建项目分为近期和中远期规划,目前重点开展近期规划建设(东院区改造),近期规划建设以800张病床的规模进行立项,总建筑面积约103459平方米,计划总投资7.34亿元。中远期规划正在做规划控制工作。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福愉东路8号
番禺中心医院也称为番禺区人民医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09年投入使用。作为广州市和番禺区的重点建设工程,番禺中心医院启用后将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急救、预防保健和卫生人才培训于一身,成为广州市南部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服务项目最完善的公立医院。医院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目前实际开放床位1385张,设有门诊部、急救中心、医技部、住院部,共有临床科室23个,门类齐全。
院本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清河东路2号
沙湾产科院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茂源大街12号
康复院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何添大楼(市桥富华东路127号,即番禺区富华派出所旁)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盛泰路惠众街23号
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何贤纪念医院)始建于1965年。1983年,由澳门知名人士何贤先生捐资与政府共同新建,1986年,政府为纪念何贤先生爱国爱乡善举,将番禺妇幼保健院增加命名为何贤纪念医院。历经半个世纪的建设,医院已发展成为以妇科、产科、儿科和生殖医学科为龙头,专科特色突出、综合学科协同发展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是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医院现有院本部、沙湾院区、康复院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个院区。编制床位800张,实际开放床位750张。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鸿福路3号
中国香港著名爱国企业家、慈善家、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董事长彭磷基教授于2001年创建广东祈福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祈福医院),国内首家通过并连续六次通过国际JCI认证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
医院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设有大型现代化门诊部、住院部、急救中心、卒中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共42个,特设VIP贵宾中心和国际健康管理中心,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高端、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医院可开放床位3000张,现有国际先进设备约1400套,汇集了国内外专业医护药技人才千余名,副高以上专家近200名,先后引进在国内拥有较高学术地位和较强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为医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内环西路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是广东省中医院分院,位于风景如画的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广州大学城内,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900张。医院临湖环水,树木郁葱,绿草如茵,蝉唱鸟鸣,空气清新,掩映于湖光林色之中;院内就医环境优美舒适,水色潋滟、竹影摇曳,候诊之余还可领略到中国画之神韵,令人心旷神怡,是治病康复的理想之地。
总院--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新华路48号
宝华院区--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公园前路60号
田美院区--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曙光路10号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创建于1950年,系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共有新华路总院、宝华院区、田美院区三个院区,是花都区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担负着全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等任务。
医院编制床位1020张,实际开放床位1050张。医院新院选址花都区中轴线CBD核心区域,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总床位数1500张,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迎宾大道87号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国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高级卒中中心,中国胸痛中心,广东省中医名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澳门科技大学风湿病临床研究基地,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
医院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10.9万平方米;院内绿树掩映,环境优美,建设有风格独特的大型文化景观“荟春园”,开放628个地下车位。医院实际开放床位690张,开设内、外、妇、儿、骨伤、针灸康复等一级临床科室14个,特色专科门诊26个。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从城大道566号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高水平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医院坐落于“广州后花园”从化区,由院本部及朝阳街门诊部组成,占地面积10.2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医养结合床位500张,设置临床、医技科室48个。
注:以上图片均源于医院官网
资料来源:广州卫健委,各医院官网,筑医台资讯整理
戳”
“,查找更多您需要的内容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新市新街79号之一、之二,始建于2003年10月,占地面积50亩,业务用房面积7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是广州市医疗保险、工商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工费医疗挂钩医院、中国平安寿险定点医院,是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东省从业人员健康证/驾驶证体检定点医院,先后荣获国家爱婴医院、广东省直属机关老年协会爱心奉献老年事业单位、广州市白云区红十字会团体会员单位、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广东省医学会理事单位、白云区最佳服务信誉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开放床位800张,正扩建床位达1600张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03年10月,白云区卫生局批准成立,设置床位20张。
2004年5月,因行政区划更名,医院一并更名为“广州新市医院”。
2005年,医院通过广州市医保局验收审批,正式取得广州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资格。
2006年3月,新门诊楼建成投入使用。
2007年,医院通过广州市社保局验收审批,正式取得广州市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定点医院资格。
2007年7月,广东省卫生厅批复我院通过二级综合医院验收,批准床位增设至120张。
2009年6月,通过广州市120指挥中心验收成为广州市120急救网络医院。
2009年8月,医院与广东药学院达成共建合作,医院挂牌“广东药学院附属新市医院”。
2010年,医院通过白云区公费医疗办公室评审,取得白云区公费医疗挂钩医院资格。
2012年10月,医院通过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教育厅验收成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
2013年5月,更名为“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2015年11月,通过区、市和省爱婴医院评估检查,正式成为“爱婴医院”。
2016年3月,新院区开始投入使用。
2016年8月,医院更名为“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2016年7月,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核准我院床位增加至800张。
2016年12月,经过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审为三级综合医院。
2017年7月,我院正式成为中国平安寿险定点医院。
2018年6月,我院正式成为广东省从业人员健康证、驾驶员体检定点医院。
2019年,目前正积极向三级甲等医院冲刺,建设完成后床位将达到1600张。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050人,卫技人员83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10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授、副教授15人;博士12人;硕士32人;术及各项治疗,质量、安全、服务让病人放心信任程度较高,单位历来对有真本事、价值高的人才引进,培养都高度重视,为更好的服务百姓,始终坚持学习,走出去,引进来,努力储备高端技术、医德良好的人才专家,为促进医院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武汉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协会理事,心内科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原任襄阳市中心医院院长,市心血管介入中心主任,市优秀人才,襄阳隆中名医,享受国务院津贴和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湖北省心血管病学会常委,湖北省心血管疾病防治专家组成员,市心血管
学会主委。
: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30余年,擅长各类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和心内科疑难病诊疗,具有丰富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临床工作经验,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主持科研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培养硕士生研究生10名、博士1人,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Sci论文6篇。
:肿瘤放射介入学著名专家,广东省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影像介入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兼职教授、国务院专家贡献津贴享受者、中央保健办会诊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介入放射学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介入学组组长、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
:曾于日本研修1年,多次获国家级、省级等科研立项及成果,曾主编或副主编医学专著5本,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学术专长为肿瘤的介入治疗,尤其是肝癌、肠癌肝转移等疾病介入治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各种疑难杂症的介入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积累了大量病例。
:国际肺癌协会(ASCO)会员、中国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吴介平医学基金会交感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手汗症专家组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执行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委员、胸腔镜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委员;教育部循证医学网上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分中心负责人、《循证医学杂志》和《实用医学杂志》编委、《中华癌症姑息医学杂志》特约编辑、卫生部继续教育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评审专家。在2005年-2010年期间,成功举办三期《胸腔镜下手汗症微创治疗》学习培训班,为华南地区手汗症医学人才培养奠定扎实基础。
:从事心胸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专业擅长:心胸外科疾病的微创诊治,其主攻方向是胸腔镜微创技术;针对心胸外科、胸科神经系统及肺部肿瘤等微创手术具有丰富的临床主刀经验,特别对:手汗症、头汗症、面部潮红、雷诺氏等疾病有着深厚的医学造诣。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骨科部主任,骨科主任导师。兼任中央保健局专家;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常委理事;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七屇常委和微创学组组长;中南六省骨科协作组组长;中国康复学会骨科和风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脊柱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损伤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等多种刊物担任编委、常务编委、副编委或顾问等职务。曾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科长、副院长、党委书记、大外科主任等。已获得多种科研基金,包括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基金、国家教委基金、博士后基金等二十多项。已发表论文350多篇,其中从1991年后就分别在美国《BoneandJoinSurgery》、
《ClinicalOrthopaedicandRelativeResearch》和欧洲《OrthopaedicaScandinovica》著名杂志发表论文。参加国内多部骨科教科书的编写。著作有《脊柱微创外科学》、《骨坏死基础与临床》等。论文曾获1993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第一名。科研成果丰硕,曾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十多项省部委以上奖项。曾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骨科客座教授、美国南州伊州大学客座副教授称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
:小儿骨科,脊柱外科、脊柱侧凸的三维矫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肿瘤等方面有极高的造诣。
:中国手汗症专家组主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交感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福建医科大学手汗症研究室主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命题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胸腔镜外科学组全国委员兼福建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全国委员兼福建省副主任委员、国际华人胸腔外科学会理事兼胸部微创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研究生精品教材编委等职务;同时被国际交感神经外科协会聘为常务委员。近十五年潜心研究手汗症微创治疗,获得4000多例手术临床经验;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源13篇,主编《手汗症现代微创治疗》医学著作,参编卫计委高等医学教材2部,主笔“中国手汗症微创治疗专家共识”和“中国手汗症微创治疗指南”,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胸部微创手术专家、针对胸科神经和肺部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特别对手汗症、头汗症、多汗症、面部潮红、雷诺氏等胸交感神经疾病具有丰富的主刀经验。
:儿科主任,曾在北京王府医院等三甲医院任儿科主任20余年,曾担任省、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小儿呼吸、心血管、消化、神经等系统疾病的诊治(小儿肺炎、重症肺炎、儿童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喘息、变应性鼻炎、肾病)
徐艳,女,主任医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系。曾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公立三甲医院妇产科工作30余年;民营医院工作和管理经验6年。广东地区工作近20年。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二项,省级达“国内领先水平”,及市级达“省内先进”水平,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国家级论文十余篇。
(1)妇科方面,宫颈病变、内分泌疾病、不孕不育、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利用三阶梯步骤: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等,取得了良好效果,成果一等奖如上述;
(2)产科方面,高危孕产妇管理如瘢痕子宫,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凶险性前置胎盘,产科出血及妇产科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负责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等,手术技术娴熟,如子宫广泛切除、子宫全切、剖宫产、盆底重建、输卵管吻合、私密手术等,二级以上手术万余例,无差错事故发生,并在阴道镜、宫、腹腔镜方面积累了经验。
:广州市妇产科医师学会委员,广东药科大学副教授,毕业于辽宁省鞍山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曾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并多次受邀参加全国举办的妇产科主任培训学习,长期担任妇产科主任职务。多次参与组织妇产科急、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在工作中,深受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妇科微创手术,宫腔镜、腹腔镜。擅长治疗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宫颈病变、不孕不育、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擅长异常产程、难产的处理,妇产科急症、危重症的救治,优生优育,腹膜外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等。
:毕业于湖北宜昌三峡大学临床医学,从事妇产科专业43年余,科主任20年,曾经在宜昌市妇产科进修一年半,湖北省妇幼进修一年,参加湖北省医院管理培训班3个月,任原单位医务科主任3年,宜昌市急诊医学会委员,妇产科学会委员,宜昌市科研项目多项,广州市卫生局西医药项目2项已结题。国家级论文十篇。
: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妇产科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疤痕子宫妊娠再次剖腹产手术及疑难手术的处理,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诊治,阴道手术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1985年07月大学毕业,一直从事临床外科工作至今已34年,专业范围骨科(创伤、脊柱和关节)、神经外科、普外科(肝胆、胃肠、甲状腺和乳腺)、整形美容外科。熟练掌握显微镜下、腹腔镜下的手术操作,很多开颅手术都是在显微镜下完成。先后多次在珠江医院、南方医院、南方三院、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学习修研骨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神经血管介入外科、整形美容外科。分别在《实用骨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发表论文,主持课题2个。
:骨科,对顽固性颈肩痛、腰腿痛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椎体成形术的微创手术治疗;髋关节、膝关节病变行全髋关节、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行减压、成型、植骨手术治疗(无需行髋关节置换)。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行骨搬运手术,重新建立新的血管系统,避免更大范围的截肢。全身各部位骨折的手术治疗,特别是小儿骨折的手法复位固定的治疗。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外伤性硬膜下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整形美容外科的手术治疗。
:主任医生、教授,1975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从事临床、科研、管理三十余年,曾参加中国医大、天津医大等国内权威机构学术研讨,中国中医协会会员,中医世家。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肿瘤医院(研究所)管理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是美国外科学院会员(FACS)、国际胃癌协会(IGCA)常委、亚洲外科学会(ASA)常委、国际外科医师暨胃肠道医师协会(IASGO)学术委员会委员、欧洲IASGO学院外科学客座教授。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总影响因子达130.7,编写和编译学术著作8部。曾获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科技部优秀论文奖等奖励,以及广州市总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标兵、中国抗癌协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利用各种微创进行中晚期肿瘤治疗,包括介入治疗、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微波技术等。
目前床位800张,正扩建床位达1600张,配有美国GE1.5T核磁共振、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16排螺旋CT、DSA、健康信息预测仪、GE四维彩超、飞利浦IE33心脏彩超、美国雅培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梅里埃miniVIDAS全自动免疫荧光酶标仪、美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梅里埃细菌培养检测仪、奥林巴斯腹腔镜、宫腔镜、膀胱镜、输尿管镜、DR成像系统、奥林巴斯电子胃镜、肠镜等一系列检查诊疗设备,并有16间标准层流手术中心。
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先进医疗诊断技术。具有图像清晰度高,对人体无辐射无损伤的特点,可以检查身体所有的实质性器官,对神经系统(包括颅脑、脊柱和脊髓)、五官、胸部、腹部、盆腔、血管及骨骼肌肉系统等全身各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定位、定性诊断准确。
64排128层螺旋CT突破传统CT的设计,以其无创、高效、精准、立体的医学影像技术适用于循环系统、骨关节、疼痛康复科畸形矫正评估及内固定支架透视技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人体各个部位疾病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患者检测的同时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部分影像的技术。它通过X光机可以清楚地看到心脏的血管和脑血管及其他脏器的血管分布走形有没有发生病灶,可以用于心血管、脑血管、外周血管、肿瘤供血血管、非血管管腔(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的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
迈瑞BS-2000全自动生化免疫一体机可以开展肝肾功能、血脂类、糖尿病类、胰腺类、心血管、微量元素、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等多个生化项目和免疫项目。该设备的引进使我院检验更加高效、精确,给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地依据。
贝克曼库尔特AU480全自动生化仪,该仪器对肝功能、肾功、血糖、血脂、高密度脂蛋白、心肌酶谱、电解质、免疫功能、风湿定量、微量元素、尿微蛋白、糖化血清、B-火烃丁酸等50多项生化项目的检验。采用领先的集束式光路及全息光栅技术,使波长范围更宽,稳定性更高,大大减少各种干扰,提高了检测精度和速度,实现了超微量检测,并能在1小时内发生化验报告。
AutolumoA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用于艾滋病抗体(HIV1/2-Ab)、丙型肝炎抗体(HCV-Ab)、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Ab)等检测。该仪器采用最先进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以磁性微粒为固相载体和二维条码技术等进行标记免疫测定,具备高效的检测速度,常规检测速度>200T/H,由于其操作简便、快速,可大批量检测,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工作效率,同时该仪器还有自动化程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好、线性评价良好、交叉污染小等优点,其灵敏度和精确度比之前医院使用的ELISA法高了几个数量级,能很好地降低临床上的漏诊率。
美国雅培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目前医疗系统运用广泛的一台快速免疫定量分析先进设备,同时检测项目25项,测试速度达每小时200个测试,可检测病毒标志物、内分泌激素、肿瘤标志物、心肌标志物、治疗性药物浓度、骨代谢指标和贫血等方面的指标。为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
体检车配装DR、心电超声检查、电测听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检查床、冰柜、空调和紫外线消毒灯等先进医疗仪器设备。移动医疗车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大大刺激了医疗单位的需求,形成了上门医疗服务、组建医疗队下乡、遇有突发事件短时间建立应急医疗预案等模式。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zhoutaodao@dg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