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 954310

您当前的位置: 顶匠首页 > 行业咨询 >

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工伤认定? 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认定工伤?

2021-10-18 16:33:05 来源:顶匠律所 浏览:503 咨询电话:954310

据最高检案例显示,焦某某是某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派遣到山西某矿山装备修造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清洁服务工作的职工,在甲县工伤保险管理中心参保缴费。2017年4月18日,焦某某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经鉴定属于工伤。

事故发生后,焦某某就人身损害赔偿、工伤保险待遇等事宜,先后与肇事方、用人单位、用工单位进行协商沟通,与肇事方达成了一次性7.8万元的赔偿,但是与用人单位、用工单位未达成一致意见。随后,焦某某对用人单位、用工单位向甲县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民事诉讼。经过法院调解,焦某某和用人、用工单位达成了和解协议。

来源:全国总工会

监制:石贵平审核:郭卫琼

编辑:王婷媛

...

曹某系上海市某电子公司保安,上班时间为7:30至17:00。2019年7月11日早晨7:15,曹某正常至公司上班。因当天下雨,曹某穿雨衣骑

,从家到单位经过十字路口时,遇风掀起雨衣,遮挡视线,曹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与正常行驶的小型轿车发生碰撞,致曹某倒地受伤,当日经医院诊断为左肩关节脱位并大结节骨折、

曹某发生的事故是否属于上班途中发生的属于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是否构成工伤?

职工受到了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才能认定为工伤。在此案中,曹某的

认定曹某负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不符合认定工伤的规定。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调查核实后出具了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

工伤认定,是指工伤认定部门依法对职工所受之伤害或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是受伤职工是否可以享受工伤待遇的前提条件。

2004年实施的《

》将上下班途中受到的机动车伤害均认定为工伤,虽然仅包括机动车导致范围狭窄,但是没有“非本人主要责任”的规定。到了2010年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关于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的规定则发生了变化,即要求“非本人主要责任”。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非本人主要责任”包括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和非本人主要责任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事故责任认定应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交通运输、铁道等部门或者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出具的相关法律文书为依据。实践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分别送达当事人,这也成为工伤保险认定部门认定“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重要依据。

工伤保险制度是基于公平的原则建立的,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是依法律程序确立的,不能任意扩大其外延。工伤认定应以法定条件为限,“非本人主要责任”是认定工伤的必要条件之一,不可或缺。认定职工上下班途中遭遇的交通事故是否为工伤,主要看其承担交通事故责任的情形。

交通事故的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无责任五种责任分担方式。“非本人主要责任”就包含了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无责任三种形式。职工在上下班途中遭受交通事故,须承担非本人主要责任时才可以认定为工伤。如果是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本人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的交通事故不能被认定为工伤。常见包括职工无证驾驶、驾驶无证车辆、饮酒后驾驶车辆、闯红灯等违反交通规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并由此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情形。

综上,工伤认定的范围包括职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情形之内,受伤职工认定为工伤后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为了保障职工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维护受伤职工的合法利益,而并非是鼓励或纵容劳动者违反交通管理规定而侵害他人的权利,因此只有上下班途中发生本人非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才可认定为工伤,这样规定有利于提示和引导职工注意上下班途中的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资料: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编辑:韩佳怡

...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能不能认定是工伤?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议论纷纷,前段时间热播的律政剧《精英律师》刚开始就处理了一则工伤问题。

剧中戴曦表示只要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都按工伤处理,该人物将其工伤认定成功获得赔偿,给不少人造成了误导。

并非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都会被认为工伤,其中工伤判定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非本人主要责任”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需要进行事故认定,这里的“事故认定”,应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交通运输、铁道等部门或有关机关出具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决为依据。

注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关系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成功与否的重要证据,职工如果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一定要及时报警。假如事后拖延报警,有可能造成现场改变、证人证据灭失、视频监控覆盖等情况,有关部门无法查清事实和责任,无法提供第一手证据,很可能会影响职工权益。(也就意味着很可能无法确认工伤。)

工伤认定的是三个标准:

1、以上下班为目的

职工以上下班为目的、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单位和居住地之间的合理路线,视为上下班途中。

2、合理的上下班时间

上下班时间的合理性指职工往返于休息场所和单位的时间符合用人单位的上下班规定且在合理范围内。

3、合理的上下班路线

合理的上下班路线则指员工往返于休息场所和单位之间的必经路线。

造成的伤害需要是“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所造成

发生工伤都可以获得哪些赔偿?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造成死亡的赔偿

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4、职工下落不明的情况

职工外出或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赔偿项目,要分不同情况而定。职工没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生活有困难的);职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根据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严重程度不同,应承担不同的赔偿。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待遇发生竞合,职工可依照不同的法律规定分别获得救济。

获得工伤赔偿是基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受《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调整,赔偿责任人为工伤保险机构或用人单位;

而获得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是基于受害者与第三人之间存在侵权法律关系,受《民法通则》、《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调整。

因此,工伤人员完全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同时,又依道路事故处理的规定获得交通事故的侵权损害赔偿。

以上便是中公法考小编关于工伤认定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如有相关问题可直接留言咨询。

...
Tag: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zhoutaodao@dgg.net。

预约法律服务
立即获取报价

大咖律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