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 954310

您当前的位置: 顶匠首页 > 行业咨询 >

重庆市十级工伤赔偿标准答案? 重庆市十级工伤赔偿标准答案?

2021-10-25 16:19:28 来源:顶匠律所 浏览:819 咨询电话:954310

根据市统计局2019年颁布的《2018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2018年度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统计数据,现将重庆市2019至2020期间重庆地区法院受理的交通事故(车祸)、医疗事故、提供劳务者受害、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侵权等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赔偿标准相关基础数据整理如下:

2020新的统计数据出来后,以新的统计数据为准,一般在每年三四月份发布。

一、

2019年度重庆市交通事故侵权等造成死亡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一)按重庆市城镇居民死亡赔偿标准:

1、丧葬费:40884元(赔偿标准:6814元/月×6个月);

2、死亡赔偿金:697780元(即34889元×20年);

3、精神抚慰金:5万—10万元。

上述三项合计为:最低为788664元,最高为838664元。

(二)按重庆市农村居民死亡赔偿标准:

1、丧葬费:40884元(赔偿标准:6814元/月×6个月);

2、死亡赔偿金:275620元(即元13781×20年);

3、精神抚慰金:5万—10万元。

上述三项合计为:最低为366504元,最高为416504元。

备注:上述两个死亡赔偿金结果是分别按重庆市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89元或2018年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1元为标准,以受害人未满六十周岁为前提,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二、

2019年度重庆市交通事故侵权等造成(1-10级)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备注: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伤残等级,按重庆市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89元或2018年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1元为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三、

在0.5-10万元之间。

四、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重庆市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54元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977元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重庆市2018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或者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五、除以上各项赔偿外,人身损害赔偿项目还包括

(包括经评定的后续治疗费、康复费)、

等。

备注:

1、本标准不适用工伤索赔,请关注本公众号,后续推出最新工伤标准。同时,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因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即可同时获得工伤和交通事故的双倍赔偿。

2、本赔偿标准可适用于重庆市各区县范围内的交通事故侵权赔偿、医疗纠纷损害赔偿、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赔偿、他人殴打致残等各类人身伤害或健康权等人身损害赔偿的计算。

3、本赔偿标准是基于侵权人或赔偿义务人负全部赔偿责任的前提。如存在责任划分,就应按照相应比例分担赔偿数额。

4、本文章系北京大成(重庆)律师事务所傅攀律师()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来处。

注:以上内容由傅攀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建议您致电傅攀律师咨询。

...

中新网成都7月9日(唐倩刘玉娇)9日,川渝人社公共服务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会上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下简称“四川省人社厅”)和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重庆市人社局”)签署了《共同推进工伤保险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据了解,协议旨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布局,加快推进川渝工伤保险服务协同。经川渝两地工伤保险机构协商,决定共同推进川渝两地工伤保险工作协同发展,加强工伤保险经办服务能力,提升工伤保险公共服务水平。

协议签订后,川渝两地的用人单位及人员可在当地辖区内实现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定期待遇资格认定、工伤医疗和工伤康复、工伤医疗(康复)费用异地联网结算、工伤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协议适用于川渝两地中本地注册、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到对方辖区内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生产经营地的;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指派职工到对方辖区内开展工作的;在川渝两地辖区内异地居住的领取工伤保险待遇人员;根据伤情救治和康复需要,转诊到对方工伤保险协议服务医疗(康复)机构进行工伤医疗救治或者康复的工伤职工;在跨川渝两地的集团公司内部调动的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

协议规定,7月起,两地可相互委托开展对事故伤害现场调查核实事宜,调查结果互认并转交委托方。

两地可相互委托开展对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得程度的等级鉴定)进行医学检查和诊断事宜,医学检查报告互认并转交委托方。

同时,7月起,互为两地异地居住领取工伤保险定期待遇人员提供资格协查认证确认服务。

9月起,两地可互认对方签订的工伤医疗(康复)协议服务机构。

到今年12月,两地将在省(市)内建成并使用省(市)级工伤保险信息系统;2021年,两地在省(市)内推动实现工伤医疗(康复)费用直接联网结算;2022年,两地推动实现工伤医疗(康复)费用异地联网结算。

未来,两地将逐步推动两地工伤保险政策和标注统一,推动共建互联、互通共享,为两地工伤保险合作提供更好的信息保障。(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实际情况为主。

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创作,转载只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新闻资讯之目的,未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原作者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稿!

...
Tag: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zhoutaodao@dgg.net。

预约法律服务
立即获取报价

大咖律师

相关文章